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中東

新聞分析

生存危機還是改革良機?以伊戰爭後伊朗何去何從

上週二早晨的德黑蘭,伊朗與以色列達成了停火協議。

Arash Khamoo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上週二早晨的德黑蘭,伊朗與以色列達成了停火協議。

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似乎傾向於自由化改革,通過可能達成的核協議修復與西方的關係。但哈梅內伊仍然握有權威,強硬派認為讓步預示著垮台,對任何核協議都持懷疑態度。 閱讀更多

  • 新聞分析

    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給無核國家帶來的警示

    轟炸發生後,很多無核國家盤算著自己應該從中汲取的教訓。一些國家得出了與白宮預期截然不同的結論:在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擁有核彈是唯一的防衛手段。

  • 新聞分析

    美國打擊伊朗或影響北京對台戰略考量

    對伊朗的攻擊表明川普必要時願意參與一場遠距離戰爭。這也令北京擔心,他是否也可能為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中國官員和專家試圖了解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的想法和底線。

  • 魯比奧駁斥情報報告,堅稱美國已摧毀伊朗核野心

    魯比奧首次詳述他為何認為這次襲擊使伊朗的核項目進展倒退了數年,而非國防情報局初步報告所稱的僅僅倒退數月。此外,川普宣布美伊將於下週舉行會談。

  • 報告稱美國未摧毀伊朗核設施地下建築

    美國一份初步的機密報告顯示,該國對伊朗核設施的轟炸行動未摧毀其地下建築,僅使伊朗核計劃倒退數月。報告還稱,伊朗在襲擊前已將大部分的濃縮鈾轉移。

  • 以色列和伊朗宣布停火

    伊朗週一對美國駐卡達軍事基地發射導彈,以報復美國對其核設施的打擊。川普稱伊朗提前對襲擊發出了警告,他在社媒上表示,現在是「和平的時候了」。

  • 障眼法與誤導:川普是如何決定對伊朗發動打擊的

    在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之前的數天裡,川普盟友中的不同派系運用各種手段試圖影響總統的決策。而川普在政治和軍事誤導行動的幫助下,最終下令發動了襲擊。

  • 中國稱美國襲擊伊朗損害自身信譽

    中國譴責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稱此舉損害了美國作為全球大國的聲譽。中國一直是伊朗重要的外交和經濟支持者。中國將如何運用自己對伊朗的影響力尚待觀察。

  • 新聞分析

    攻擊伊朗核設施,川普的危險賭博

    美國前幾任總統都因擔心被拖入中東戰火而刻意迴避對伊朗直接發起攻擊。川普則押注美國能夠擊退伊朗的一切報復行動,且美國已經摧毀了伊朗重建核計劃的機會。

  • 新聞分析

    美軍再次捲入中東戰爭,伊朗報復行動引關注

    這次打擊行動讓美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伊朗政府已誓言打擊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美軍官員指出,伊朗的報復手段可能包括動用海軍力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 新聞分析

    若美伊爆發衝突,中國將成輸家?

    中國一半的進口石油運輸經由伊朗,德黑蘭是北京在中東抵抗美國影響力的親密夥伴。一場失控的衝突會讓中國損失慘重,但北京不太可能在軍事上保護伊朗 。

  • 若襲擊伊朗,美國可能面臨何種風險

    從技術上講,使用B-2轟炸機攜帶地堡炸彈轟炸伊朗核設施是可行的。但許多專家表示,即使行動本身成功,最大的風險可能在於後續影響,就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樣。

  • 新聞分析

    以伊衝突凸顯中東新現實和以色列戰略轉向

    以色列多年來一直避免與伊朗、哈馬斯和真主黨發生全面戰爭。此次對伊朗的攻擊凸顯了其戰略的轉變。這一變化重塑了中東的權力格局,瓦解了伊朗的區域聯盟。

  • 新聞分析

    談還是打?川普的伊朗問題決斷時刻

    伊以衝突激化,談判的緊迫性與日俱增。如果使用「碉堡剋星」轟炸伊朗的鈾濃縮設施,美國將成為衝突的直接參与者,與伊朗達成核裁軍協議的希望也變得渺茫。

  • 新聞分析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戰鬥或持續數週

    雙方都對化解衝突的途徑置若罔聞。以色列似乎意在徹底談判摧毀伊朗的鈾濃縮項目,但伊朗遠未表現出屈服的跡象。局勢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川普如何反應。

  • 川普在國內睚眥必報,中東之行卻展現寬容一面

    在國內事務上,川普對政治對手、前拜登政府官員緊追不捨。但在第二任期首次重大外事訪問期間,川普向中東國家表示,為了和平與利益,他願意放下過去,既往不咎。

  • 川普向中東承諾:美國不再「指手畫腳」

    川普在沙烏地阿拉伯表示,美國在在中東的「國家構建」已經結束。這在實際上否定了過去數十年來美國的干預政策,回應了許多阿拉伯國家的長期不滿,但也引發了人權方面的擔憂。

  • 川普的談判「套路」不再奏效?

    川普在談判中總是極限施壓,提出一個極高的要求製造危機,在高壓下推動談判,但最終往往會退縮。中國和其他對手似乎已經洞悉了他的套路,精心打磨了自己的策略。

  • 以色列與哈馬斯同意在加薩停火

    在經歷了15個月的毀滅性戰爭後,雙方談判代表同意在加薩停火。停火的第一階段將持續六週,被關押在加薩的以色列人質和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囚犯將獲釋。

  • 新聞分析

    「阿拉伯之春」餘音迴盪,敘利亞前路何方?

    同樣經歷了「阿拉伯之春」的埃及、利比亞等國為敘利亞提供了革命成功的模版,但這些國家十餘年來發展的軌跡也構成了一個警告。敘利亞內部局勢的複雜性引發外界擔憂。

點擊下載iOS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