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以色列持续轰炸加沙地区,哈马斯不断以火箭弹回击;平民死伤惨重,以色列内部出现罕见动乱。本文梳理了冲突的原因及时间线、双方的武力对比及政治局势。
距上次以色列与哈马斯发生重大冲突已有七年,而上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发生在16年之前。是什么让巴以关系突然急转直下?本文总结了此次严重冲突的时间线。
随着冲突不断升级,以色列对加沙发起空袭。导弹轰炸俨然一场大屠杀,造成多名平民死亡。在原本热闹喜庆的开斋节期间,加沙的街头却充斥着流血、呻吟和恐惧。
这些女学生属于长期受到迫害的哈扎拉族。受指责的塔利班否认参与此事,但塔利班不断对哈扎拉人进行暴力迫害。他们曾经反对女孩接受教育,尤其是十几岁的女孩。
中国同意在25年内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以换取稳定的石油供应。这一协议可能会加深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并削弱美国对伊朗的孤例。但协议的可执行性尚不能确定。
这艘长约400米的大型集装箱船周二在沙尘暴的大风中搁浅。专家表示,拖船和挖泥船正在艰难地助其脱困,但它就像“搁浅的沉重鲸鱼”一样阻塞了全球贸易的关键航道。
这是对中国疫苗遏制疫情潜力的首个官方认可,可能推动中国疫苗迈向广泛使用,特别在发展中国家。但科学家也指出,阿联酋的声明缺乏数据和其他关键细节。
法瑞斯是贝鲁特消防队一名急救员,也是大爆炸的死者之一。她凭借努力进入了几乎全是男性的消防队。事故发生前,她正准备建立自己的家庭,但这场爆炸摧毁了一切。
美国担心,沙特正在与中国合作,秘密建设生产核燃料所需的基础设施,走上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专家指出,美国盟友沙特向中国转向意味着,该国不再指望华盛顿对抗伊朗。
爆炸发生后,愤怒的民众从劫后废墟中竭力抢救财物。许多人认为,这次由数千吨未经妥善保管的硝酸铵引发的爆炸,是黎巴嫩政治领导人多年来管理不善和不作为的结果。
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事故是意外,还是由他人故意引发?爆炸的规模有多大,对黎巴嫩造成多少损失?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这里是我们了解到的事实与一些仍待解答的疑问。
时报驻贝鲁特记者亲历了这场致命灾难。她的公寓被炸毁,在茫然时得到陌生的黎巴嫩人的照顾。在这个历经无数次灾难的地方,人们训练有素,镇静得令人心碎。
根据拟达成的协议,中国将在25年内对伊朗投资4千亿美元,换取低价石油供应。此举将扩大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破坏美国对伊制裁,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
一名使馆工作人员周日在大使官邸的床上发现了杜伟的遗体。57岁的杜伟于今年2月刚刚抵达以色列,其死因尚不明确。据以色列新闻媒体报道,现场没有发现暴力迹象。
美伊两国大使馆官方微博帐号用中文互相攻击。在外交争端很少进入公众视野、政治内容审查严格的中国,这场争斗令人着迷。许多中国网民借此批评美国是“帝国主义”大国。
特朗普下令击毙苏莱曼尼将美伊两国推向战争的边缘,并使世界陷入了动荡不安的七天。时报采访了数十名熟悉内情的人士,揭开了这七天和此前数月里的秘密筹划的细节。
刺杀苏莱曼尼等行动成了中国反击美国对其人权批评的武器,特别是在镇压穆斯林问题上。北京还指责特朗普破坏中东稳定,未来或有更多理由介入该地区事务。
伊朗军方周六早间发表声明,称其意外击落了失事的乌克兰客机。该声明推翻了伊朗此前关于机械故障导致飞机坠毁的说法。这起事故导致机上176人全部丧生。
美官员称证据显示客机被伊朗空中防御系统SA-15发射的导弹意外击落。加拿大总理也表示情报显示伊朗击落了客机。这场空难导致机上176人全部遇难。
初步评估显示,伊朗的袭击没有造成美国人死亡,因此特朗普没有必须回击的压力。双方目前采取了缓解紧张局势的措施,但伊朗仍可对西方利益发动更多的非对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