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8月14日讯】一名60岁的男子在与ChatGPT讨论从饮食中去盐后,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神经毒性疾病。医学研究人员提醒公众,在向AI聊天机器人寻求健康建议时要谨慎。
根据8月5日华盛顿大学医生的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项案例研究,这名男子告诉医生,在得知到氯化物对健康不利后,他决定杜绝饮食中的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在向ChatGPT咨询后,他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用从网上购买的溴化钠代替了氯化钠。
他报告说自己感到疲倦、失眠、协调性差、脸部痤疮、樱桃状血管瘤(皮肤上的红色肿块)和极度口渴。该男子还表现出偏执的迹象,他声称邻居试图毒害他。该患者先前无精神病史,住院期间偏执情绪日益加重,并报告出现幻听和幻视。后来被送进精神科接受治疗。
该男子被诊断出溴中毒,这是一种对溴化物的严重毒性反应。溴中毒在20世纪初广为人知,据信当时几乎每十例精神病入院病例中就有一例与溴中毒有关,这主要是由于非处方镇静剂中广泛使用溴化物。后来美国限制了可摄入产品中的溴化物盐,溴中毒急剧减少。
论文作者表示,该案例显示了AI的使用可能会助长不良健康后果,警告AI聊天机器人提供缺乏适当背景资讯的风险。
由微软支持的ChatGPT——OpenAI于8月7日宣布对聊天机器人进行升级,强调在健康相关应用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开发人员表示,最新的GPT-5模型现在能够更好地“主动标记潜在问题”,并在考虑用户具体情况的同时提供更精准、更实用的答案。然而,该公司强调,ChatGPT 不能取代专业帮助。
这篇论文在GPT-5之前发布的。研究论文的作者表示,他们无法获取患者的ChatGPT对话记录,因此无法确定患者究竟收到了哪些建议。他们指出,患者可能使用的是GPT3.5或4.0。当研究人员向ChatGPT3.5咨询什么可以替代氯化物时,聊天机器人提到了溴化物,但没有提供健康警告,也没有询问作者为什么要寻求这样的信息。论文作者写道:“当患者寻求氯化钠的可行替代品时,医学专家不太可能提到溴化钠。”
(记者金晶编译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