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8月09日讯】走路和跑步各有优缺点,两者都是很棒的燃烧脂肪的有氧运动。但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效果好呢?一项研究发现,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综合陆媒报导,“走路”和“跑步”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锻炼方式,它们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对许多跑步爱好者来说,走路的运动强度低,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标;而许多热衷于健走的人认为,跑步过于剧烈,并不适合日常锻炼。
跑步和走路同样是5公里,那么,这两种运动哪种对健康的益处更大呢?而一项研究的答案,却令人意外。
多年前,国际期刊《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刊发的一项关于走路和跑步的对比研究发现:当走路和跑步二者在同样的能量消耗时,走路比跑步更有效地降低了患高血压、高胆固醇、2型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
在这项为期6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约3.3万名规律跑步和1.5万名规律健走的人进行跟踪调查,比较了跑步与步行在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冠心病风险方面的效果。
结果显示,在相同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跑步和步行都能显着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跑步能够分别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降幅分别为4.2%、4.3%、12.1%和4.5%。而步行的风险降幅分别为7.2%、7.0%、12.3%和9.3%。
分析发现,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步行在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上稍微优于跑步。其中对于糖尿病,跑步的风险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此外,步行和跑步还有助于降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每天慢走一小时的人,白内障的发生概率降低了19%;而每天慢跑一小时则能减少34.1%。
不过研究结论也指,虽然数据指标上走路略优于跑步,但这种差异不大,统计上并不显着。研究人员在调整BMI后对比发现,跑步对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更显着的效果。
因此,无论是选择跑步还是步行,都能给身体带来健康,但前提是要持之以恒。那么走路和跑步适合哪些人了?这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决定自己适合哪一种运动。
适合走路的人
走路是一种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方式,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特别是年长者、体重较重、有慢性病的人及运动新手。由于走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这也使其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适合跑步的人
与步行相比,跑步则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对心肺功能的挑战较大,更适合身体健康、已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较为剧烈的运动来提升体能、增强耐力、快速消耗卡路里的朋友。
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骨关节炎、哮喘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不宜进行跑步运动。此外,保持正确跑姿对于所有人都非常重要。跑步时应保持身体直立,目视前方,肩膀自然放松。在摆臂时幅度不宜过大,手呈轻松握拳姿势。这样的姿势有助于提高跑步效率,减少受伤风险。
(责任编辑:李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