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蔬菜比熟吃更健康?營養師:不一定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8月28日訊】你平常怎麼吃蔬菜?生吃熟吃?還是兩種都吃?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你很可能聽說過生吃蔬菜「更健康」的說法,這是否有道理呢?

註冊營養師Carrie Dennett撰文表示, 蔬菜煮熟了吃,確實會降低某些營養素的含量, 最容易被破壞的是那些既溶於水又對熱敏感的營養素,比如維C、維B以及硫代葡萄糖苷。水煮蔬菜時,水溶性營養素會流失到水中,而蒸、汆燙、炒或烤則可以保留這些營養素。

但是,煮熟也會提升蔬菜的其它營養素的含量。一些研究表明,蔬菜烹調後,其它抗氧化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會有所提升——尤其是胡蘿蔔含有的β-胡蘿蔔素,以及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紅素。

番茄炒熟後番茄紅素含量更高。(Shutterstock)

此外,一般人認為生蔬菜中的「活性酵素」能幫助消化,這同樣是個誤解。人體本身有消化酶,消化酶的功能非常強大。事實上,有些人發現煮熟的蔬菜更好消化,因為加熱會讓一些較硬的纖維變軟。

生吃蔬菜的一個好處是它們仍然富含水分,這意味著你吃了很多,卡路里卻很低,這對於平衡膳食中的高熱量食物非常有益。

另一方面,由於蔬菜在烹飪過程中會流失水分,煮熟的蔬菜往往能吃得更多,讓你吸收更多營養。綠葉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在沙拉中生吃的羽衣甘藍或菠菜,炒熟後變成一點點而已。

存儲方式也會影響你從蔬菜中獲取的營養成分。為了獲得最佳的營養和風味,本地種植的季節性新鮮農產品是最佳選擇。冷凍農產品也不錯,收穫後立即冷凍,只會略微降低水溶性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和B群維生素)的含量,其它營養成分可以保存。

結論

Carrie Dennett認為,無論生吃、熟吃,請用各種你喜歡的方式烹調蔬菜,多吃蔬菜是營養健康飲食的重要一環。不要因為煮熟後能攝取更多β-胡蘿蔔素,就拒絕生胡蘿蔔。也不要因為燉番茄或番茄醬比生番茄能提供更多的番茄紅素,就放棄在夏天享用新鮮櫻桃番茄的樂趣。

(記者金晶編譯報導/編輯:林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