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澤頤:電話卡擬修例禁轉售及限購量

更新時間:03:00 2025-02-1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16 HKT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近日接獲查詢,表示收到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懷疑詐騙短訊,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昨日表示,正與通訊辦研究騙徒手法和調查方向,呼籲市民收到任何短訊時,千萬勿隨便點擊短訊中的連結,在付款前要「停一停、想一想」。蕭又提到,政府將會提出修訂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加強打擊電話騙案的不法分子。

本港去年有4.4萬多宗詐騙,按年多一成多,近七成屬假冒客服電騙。蕭澤頤指,電話騙案主要分為「假冒客服」、「假冒官員」及「猜猜我是誰」這3類。現時的電話卡實名制有改善空間,他指同一電訊商可購10張電話卡,相信有不法之徒走「法律罅」,購買多張電話卡後再轉售他人,當局今年將提出修例建議禁止轉售電話卡,並修訂每人購買電話卡的數量,收緊電話卡實名登記制,以堵塞漏洞打擊電騙。
「港漂」屢遭詐騙 加強宣傳教育
    另外,去年有318名「港漂」大學生遭詐騙,涉及金錢損失超過2.3億元,分柝指8成是首年來港讀書的學生,部分受害者開學前已經與騙徒接觸。蕭認為,宣傳教育很重要,警方未來會加強與內地合作加強學生來港前的宣傳教育,又會向他們的家長發信,警方亦會與內地反詐中心聯絡,希望在源頭做教育。
  蕭澤頤強調,無單一方法解決所有不同騙案,希望市民能充分利用警方的防騙熱線,及「防騙視伏App」。他提到「防騙視伏App」去年2月起提供舉報可疑電話和網站的功能,平均每日接獲超過900個可疑電話舉報,可疑網站每日超過120個,警方鼓勵市民透過平台舉報,擴大「防騙視伏器」資料庫。
    警方去年開始向大學派發防騙問卷,現時有的學校會在學生填寫後才派發學生證,蕭稱希望學校能同時向學生解釋清楚,告知他們近年受騙情況及嚴重性,他與其團隊早前亦已約見八大院校校長,希望校方配合警方防騙工作;此外,警方亦會調查協助「港漂」學生來港的中介公司,有否以「假學歷」等違法行為作招徠。
去年偵破195宗涉「太空油毒品」   
  政府前日刊憲,將毒品「太空油」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3種類似化學物異丙帕酯、美托咪酯、丙帕酯列為毒品。蕭澤頤表示,去年警方共偵破了195宗涉及「太空油毒品」的案件,當中涉及278人,其中有61人是21歲以下年輕人,而未刊憲將毒品「太空油」列為毒品前,警方已做了很多教育工作。
  蕭澤頤指年輕人涉及嚴重毒品罪行,不會因年齡而獲輕判,因此認為在教育方面更重要,「唔希望到佢走咗去犯事,跟住我哋就去拉佢,而係調番轉頭我哋更加重要係希望佢哋唔好去吸食」。他亦不同意立法後年輕人吸食會更隱閉,因年輕人吸食「太空油」等毒品有多種因素。
  蕭指,警方有與非政府組織及學校合作,向全港學校發放有關「太空油毒品」禍害的資訊懶人包,亦找來過來人及精神科醫生拍攝短片講述毒品的禍害。另外,警方1月18日起使用俗稱「試紙」的快速檢測工具後,至今以試紙破了5宗「太空油毒品」個案,蕭強調試紙只是輔助工具,警方會再作化驗,據知上述涉及「太空油毒品」案件被捕的61名年輕人中,包括有學生,因此警方與學校的合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