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在利用关税与贸易谈判向世界各国施压,希望把中国从供应链中挤出去。这加剧了东南亚国家面临的脆弱性,可能会引发损害这些国家利益的连锁反应。 阅读更多
特朗普将他的贸易战宣传为迫使跨国企业放弃中国、将工厂迁回美国的一种方式。然而,这家美国公司为了应对高额关税,可能会将核心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工厂。
协议框架内容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施加的出口管制。这些举措是否会为两国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尚有待观察。
特朗普设置的对华贸易壁垒正在破坏两国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一些因政策原因无法获得联邦补贴的美国电池厂正在放慢建设速度,或者重新考虑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投资。
中美在伦敦达成框架协议,将两国从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冲突边缘拉回几个月前的状态。分析人士质疑特朗普对中国采取的激进策略没有取得实质效果,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一直将限制稀土金属和磁铁的供应作为筹码。而北京同时也清楚施压力度不能过大。两国在伦敦达成的框架协议印证了这种微妙互动。
两国官员在伦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谈判后宣布就缓解贸易紧张局势达成“框架协议”,以巩固此前的日内瓦共识,延长贸易休战。新框架将提交给两国元首批准。
中美最初围绕关税展开的冲突已在近几个月里演化为一场聚焦在供应链上的竞争。随着在稀土出口、技术管制等问题上的争端加剧,两国都在努力寻找缓和局势的途径。
中国垄断了全球钐金属的供应,这种稀土金属几乎全部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出口管制导致美欧美国家难以补充军事装备库存,暴露出美国军事供应链的一个重大软肋。
中国政府展开打击行动,防止稀土在未经北京许可的情况下出境。由于此前北京已停止稀土的合法出口,这一举措导致海外汽车和军工等企业的稀土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峻。
中国自4月起暂停了多种稀土金属的出口,在全球造成严重短缺。为什么中国控制如此多的稀土供应?这次为何暂停出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本文做出解读。
美国在稀土磁铁方面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中国生产的高性能稀土磁铁占全球总产量的九成。由于中国“断供”,美欧汽车制造商和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将受到冲击。
借助详细的贸易数据,我们得以了解美国人从中国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从而判断哪些领域最容易受到贸易政策波动的冲击,以及特朗普的关税将如何影响美国民众的生活。
特朗普希望重振日渐衰落的美国造船业,但美国造船需要的时间远超亚洲,成本更是后者的近五倍。一些官员担心,中国正在船舶制造业获得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越南曾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征税的一大受益者。但随着贸易战颠覆全球供应链,越南面临着如何证明它运往美国的产品是越南制造而非中国制造这一问题。
特斯拉多年来一直是欧洲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品牌。上个月,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反映出这家中国车企在欧洲的积极推进,以及特斯拉在该地区陷入的困境。
黄仁勋称芯片出口管制迫使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失去主导地位,而华为等本土企业填补了空白。英伟达担心华为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势可能有助于它在全球展开竞争。
今年的G7财长会议气氛可能比往年紧张。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将是美国财长贝森特与各国官员讨论的核心内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对全球经济稳定的最大威胁。
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于周一确认,“由于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已停止向中国出口雪佛兰太浩运动型多用途车,并将放弃向中国出口其他高端车型的计划。
中国制造商和美国消费者都面临着关税引发的焦虑。一些中国工厂主希望绕过官方渠道,通过TikTok与美国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达成一种新的贸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