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在利用关税与贸易谈判向世界各国施压,希望把中国从供应链中挤出去。这加剧了东南亚国家面临的脆弱性,可能会引发损害这些国家利益的连锁反应。 阅读更多
特朗普声称将重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了巨大的领先优势。行业专家表示,共和党对电动汽车的攻击将使美国制造商更难以与中国公司竞争。
特朗普将他的贸易战宣传为迫使跨国企业放弃中国、将工厂迁回美国的一种方式。然而,这家美国公司为了应对高额关税,可能会将核心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工厂。
随着Labubu在全球供不应求,一些人开始接受仿制品,它们被亲切地称为“Lafufu”。千禧一代和Z世代正日益接受“山寨”货和超A货,将购买和拥有假冒奢侈品正常化、去污名化。
协议框架内容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施加的出口管制。这些举措是否会为两国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尚有待观察。
由于国内消费疲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面临关税和审查,中国一些知名消费品牌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其中,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令许多公司趋之若鹜。
台湾高度依赖进口的能源结构不仅暴露出地缘风险,也威胁到芯片产业。台湾当局希望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但能源转型速度不如预期,电力安全问题愈发紧迫。
虽然有些公司被征收了高达35%的关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仍凭借灵活性和制造能力继续占领欧洲市场。他们转向免除关税的混合动力汽车或汽油动力汽车,销售低价车型。
在陆家嘴论坛,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阐述了一个多极化全球货币体系的愿景,对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提出了明确但间接的批评。但人民币替代美元仍面临巨大障碍。
随着房地产崩盘和股市低迷,黄金成为一个对中国投资者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一家看似可靠的机构突然倒闭,许多投资者面临血本无归,维权抗议也受到警方阻力。
随着对美出口因关税大幅减少,中国商品正在涌入东南亚、欧洲和南美国家。对北京而言,这缓解了美国需求急剧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但其他地区将迎来更大的中国冲击。
特朗普设置的对华贸易壁垒正在破坏两国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一些因政策原因无法获得联邦补贴的美国电池厂正在放慢建设速度,或者重新考虑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投资。
中国一直在海外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建立文化声望。如今它开始取得一些进展。泡泡玛特的毛绒玩具Labubu正席卷全球,在多地引发排队潮和抢购,转卖价格一路高涨。
出口管制是美中第二轮贸易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自特朗普首个任期开始,华盛顿一直利用出口管制限制先进技术流向中国,特别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这个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中美在伦敦达成框架协议,将两国从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冲突边缘拉回几个月前的状态。分析人士质疑特朗普对中国采取的激进策略没有取得实质效果,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一直将限制稀土金属和磁铁的供应作为筹码。而北京同时也清楚施压力度不能过大。两国在伦敦达成的框架协议印证了这种微妙互动。
两国官员在伦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谈判后宣布就缓解贸易紧张局势达成“框架协议”,以巩固此前的日内瓦共识,延长贸易休战。新框架将提交给两国元首批准。
中美最初围绕关税展开的冲突已在近几个月里演化为一场聚焦在供应链上的竞争。随着在稀土出口、技术管制等问题上的争端加剧,两国都在努力寻找缓和局势的途径。
何天鹰是北京的一名政协委员,也是特朗普米姆币的第七大买家。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加强审查甚至撤销中国学生签证之际,此事暴露出政府在处理中国公民问题上的矛盾性。
中国垄断了全球钐金属的供应,这种稀土金属几乎全部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出口管制导致美欧美国家难以补充军事装备库存,暴露出美国军事供应链的一个重大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