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8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3-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发布国家文物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回应解读情况、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行政复议情况、行政诉讼情况、举报投诉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国家文物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10-56792020;电子邮箱:mishuchu@sach.gov.cn

一、概述

2018年,国家文物局政务公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和执行、管理和服务、过程和结果等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以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建设为契机,改进信息公开数据推送展示工作,推动转变部门职能、深化简政放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主动公开情况

2018年全年共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下简称“政府网站”即www.sach.gov.cn)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发布政务信息995条(详见下图)。




2018年,围绕对于公众关注的文物事业改革重大动向,积极开展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文物工作会和国家文物局发布有关文件的解读工作。通过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接受媒体专访、撰写解读文章等多种形式在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主动进行立体宣传解读。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共收到信息公开申请49件,在期限内答复49件。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的10件,同意公开或部分公开书19件,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的12件,申请信息不存在的6件。

四、行政复议情况、行政诉讼情况、举报投诉情况

2018年,我局共收到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申请14件,其中受理12件,不予受理2件。共审结12件。2018年我局办理信息公开类行政应诉案件2件,均属我局作为原行政行为机关单独应诉案件。从审理结果看,一审判决驳回诉讼请求1件,裁定驳回起诉1件。

五、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我局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不对申请人收取费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为局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为局机关办公室秘书处,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为兼职2名。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投入为27万元,主要用于行业信息公开调研课题开展和信息公开数据展示系统改造。

六、主要问题

(一)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展示和查询服务未得到有效利用。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约有五分之一为我局已在政府网站主动公开的范围。

(二)一人多次申请或变相重复申请情况较多。在被告知该类信息不属于部门信息公开范围,或者要求其提供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相关的材料时,仍坚持就同一类事项多次申请公开。

(三)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占比仍然很大。2018年,因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占我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80%,因不服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的行政诉讼案件占三分之二。申请人相对集中,其中一人即提出7件行政复议申请,被申请人均为同一家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而且都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而提起上诉,反映出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的复杂性。

七、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建立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公开前保密审查、政府网站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统局政务公开内容要素、流程、格式等相关标准。举办信息公开专题培训班,配合《信息公开条例》的修订开展宣贯活动。

(二)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构建文物行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开展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加强行业数据公开工作;加强对行业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推动基层文物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三)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充分运用客观数据,通过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形象化、通俗化解读。积极推动新媒体发布协同化。加强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的统筹规划和指导管理。按照前台多样、后台通联的原则,建立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逐步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根,方便公众使用。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201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