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厦门火炬高新区瞄准细分赛道,以载体搭台、生态优化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

“人工智能+”,“加”出产业新活力

2025-09-10 09:01
| | | |

厦门软件园

国投智能新总部数字立方大厦

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展出的智能化设备 林梓健 摄

  从蛇年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格斗赛上的“进阶”机器人,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世界。

  如何抢抓行业风口,把握时代新机遇?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目光聚焦于细分领域,依托厦门软件园软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积极培育本土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人工智能企业,推动“人工智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如今,火炬高新区实现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协同发展,成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聚集区。

“场景+”

链上携手加速应用落地

  一头是每日需要诊治大量患者的繁忙医院,一头是掌握医疗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企业,双方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今年初,国投智能携手智业软件、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共同研发了一款辅助医生问诊的AI智慧病历智能体。问诊时,智能体实时记录医患对话,就能自动生成专业规范的病历,节省医生手动输入病历的时间,同时主动比对数据库内的海量医疗指南,分析病情给出治疗建议,辅助医生诊疗。

  “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早,依托自主研发的天擎大模型,推出Qiko智能体创新应用平台。然而,AI技术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与实际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是关键。”国投智能全资子公司美亚柏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子沣说。

  为此,除了企业擅长的安防领域外,国投智能也积极挖掘技术应用的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真正释放活力。

  得益于园区搭台,同为厦门软件园企业的国投智能和智业软件在一次园区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SAC)的交流中,了解到各自的需求和能力,双方一拍即合,随即开启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效问诊的应用创新。

  “基于我们Qiko智能体创新应用平台的底层技术支撑,深耕医疗信息化多年的智业软件能够更高效地将数据和经验转化为AI应用,服务医疗领域的智慧化升级。”陈子沣说。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在“链”上发力,引导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对潜在关联产业原有的生产和运行模式进行智能技术赋能,提升生产、输出、分配等各环节附加值,为其带来创造性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一块新能源电池在智能电子眼的扫描下,仅用4秒钟就能发现产品存在的瑕疵和缺陷。这个智能电子眼创新方案,是由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牵线,新能安与百度飞桨厦门中心联合开发的质检系统。在深度学习算法加持下,质检系统可以持续学习缺陷数据和良品数据,满足新能安电池制造的各个环节。该应用落地以来,新能安厦门基地部署超800套智能电子眼,整个车间只需2到3人巡检,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如今,百度飞桨厦门中心已与超120家企业达成合作,携手厦企孵化生态产品20多个,还将联合多方打造“专家级智能体”,重点赋能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助力其解决数字化转型痛点。

“创新+”

修炼内功引领行业标准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越来越多厦门企业也在AI细分领域崭露头角,不仅产品受到市场的认可,还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制定者。

  聚焦认知决策赛道的渊亭科技,一直专注于为国防军事、智慧金融、智慧政务、工业互联网等对智能决策要求较高的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今年4月,企业正式发布面向运筹决策领域的专项大模型和智能体套件——“天筹·决策优化大模型”,可以把复杂的业务问题自动转化为标准数学模型,并精准提取关键求解参数,进而提升决策的响应速度与准确性。

  “大到军事场景中的战略战术编排,小到工业制造中的原材料调度,都可以通过决策优化大模型这个‘智慧大脑’快速给出最优解决方案,而且响应速度控制在秒级、分钟以内。”渊亭科技平台部研发总监施清爽告诉记者,目前,该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资源分配、物流配送、交通规划等业务场景。

  深耕专业赛道10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经验,也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舞台。多年来,渊亭科技已参与包括知识图谱、智能决策、大模型等方向在内的40多项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标准的制定。

  “今年被行业称为智能体的元年,渊亭科技也牵头编写《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 第2部分:技术能力》标准。”施清爽表示,参与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企业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能将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融入行业规范,推动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

  一流企业定标准。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企业多元化进阶优势,鼓励产业领军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瑞为技术的智慧机场解决方案已覆盖国内63%以上大中型机场,目前企业累计牵头及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16项;国投智能与美图公司参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起草;去年《智能服务预测性维护虚拟维护系统技术要求》(GB/T 44407-2024)国家标准发布,硕橙科技作为预测性维护领域的创新引领者,成为这一重要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依托自身在行业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一个个行业“小巨人”深度介入人工智能国标制定,提升行业技术话语权和品牌权威性,引领行业快步前行。

“生态+”

做强优势塑造隐形冠军

  人工智能产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

  今年1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福建省(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以软件园(三期)F区为核心承载区,重点布局研发孵化、创新场景示范等功能区,以及AI大模型、智能算力等细分领域主题载体。谋划人工智能产业中试基地,引进一批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硬件制造企业,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

  “在打造载体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后备库,培育壮大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为骨干的人工智能企业梯队。同时,强化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入,设立1亿元‘火炬滴灌科创人工智能专项投资基金’,并批复6只总规模达百亿级的覆盖人工智能方向的子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做强做优。”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产业人才方面,高新区借势借力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国防科大、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鼓励火炬大学堂与知名导师、合作伙伴推进“产教融合专项行动”,培养“专精特新”人才。此外,鼓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园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已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市级平台52个。

  持续优化从政策到资金等全要素的产业生态,精准浇灌下,一批潜力型的“隐形冠军”在这里成长起来——卡伦特从云端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软件切入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赛道,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智融合科技基于全球107个国家的超2.2亿知识产权数据,自主研发ZFUSION知识产权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加速企业创新、研究和技术转移。

  数据显示,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集聚全市近三分之二的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从软件到硬件的人工智能全产业体系。(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管轩 李舜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